八路军情报战:潜伏敌后的英雄岁月

星闻雷达 2025-05-03 15:10:25 阅读:3

八路军情报战:潜伏敌后的英雄岁月

岁月的流逝,时代的风雨,没能斩断我对往事的回忆。1940年冬,我受命带领7人组成的情报保卫工作组,从延安到八路军前方总部开展工作,执行搜集敌伪情报的任务。此后近8年时间,我一直战斗在太行山上,先是情报部门,后是城工部门,对我党我军情报人员冒着重重危险,潜伏在敌人心脏开展工作的机智勇敢,体会最深,始终不能忘怀。

打开八路军情报工作局面

自1938年从苏联学习回到延安,我在延安中共中央社会部学习和工作近3年。有一天,中央社会部领导找我谈话,决定组织一个工作组到八路军前方总部开展工作,任务是搜集敌伪军、政、警、特和社会各方面的情况。工作方法上,可以派人打入敌占区,潜入敌伪内部,长期埋伏,以待时机。

我决心接受这一繁重的任务。我们一行7人,1940年秋从延安出发,经过战火纷飞的晋西北,越过敌人层层封锁线,用两条腿行军,走了两个多月,于12月到达八路军前方总部驻地——晋东南辽县武军寺村。

潜伏在敌人的心脏

我们先后派出一批符合条件的干部,打入华北敌占区大、中城市和伪军、伪组织中,搜集情报,发展地下武装,对伪军进行策反。据不完全统计,由情报处直接派出的干部有75人,在敌占区建立了情报站和交通站。

情报工作并非一帆风顺,被派出人员克服不少困难、艰险,才站稳脚跟。例如,1942年从抗大选调的王文治和王伯彦夫妇,由总部情报处派去青岛,经过曲折,才搞到青岛“良民证”。王文治每天推着三四百斤菜车,来回走四五十里路,勉强维持生活,最终获得亲友信任。

难忘彭老总

领导对情报工作的重视和支持是关键。彭总亲自写信给抗大总校领导,支持我们调干部。敌占区同志回来汇报工作,彭总盘着腿坐在老乡的炕头上,仔细听取汇报,不时插话询问。

领导的关心和重视,不仅使情报工作能顺利开展,也给被派出人员增强了决心和信心。